全套公卫防护服穿戴、现场按规定要求配置消毒液、污染源样品采集与检测、对污染区进行消杀……4月21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我院作为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医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并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就医需求。
由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此次大赛,主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预防与临床融合”,参赛选手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31所设有预防医学专业高校的124名学生。
“关乎百姓健康的公共卫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赛总裁判长李立明介绍,百姓健康能不能得到保障,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健康服务。
“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就像一支军队,全国20多万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队伍,天天在和新的传染病、固有的传染病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作艰苦斗争。”他说,举办此次大赛,就是要促进高校重视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增强毕业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校长表示,学校承办此次大赛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建设,带动社会大众更好地形成健康理念。“大赛比的是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综合知识处理公共卫生事件问题的能力。”
大赛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上午的初赛采取“站点式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参赛学生对于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每队选手依次进入4个站点,分别进行“临床基本技能”、“个体防护”、“样本采集和现场检测”、“卫生处理”操作。
“初赛每道题的题干都是一个突发事件,考察的大多是基本的操作。”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本次大赛题库组专家倪春辉介绍,赛题涉及四个不同的公共卫生事件场景,分别为公共场所的现场急救、医院病房里的病人采样、水污染的现场采样和工厂车间的消毒。
第一站:公共场所突然有人晕倒,参赛选手一边要进行双人心肺复苏(CPR),同时要现场学习除颤仪(AED)的使用并对患者进行除颤。“这是一道‘救命题’,不仅需要配合操作,还需要现场学习使用从未接触过的急救仪器。”
而病人家属由SP病人扮演,他皱着眉捂着胸口“虚弱”地说:“不行了不行了!我头晕……”说完就“瘫”在椅子上。参赛选手将老人扶好,一面询问一面为老人测量血压,将老人扶到床上,开始心脏听诊。
“考察的都是基础操作,和突发情况的处理。例如,临床基本技能里面的CPR,每个人都应该会。同时团队合作也十分重要。”现场的一位裁判说:“通过比赛,让我们发现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要打通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后一公里’。”
规范地带上头套,戴好口罩,穿好一体防护衣,佩戴手套,穿上脚套、胶鞋,戴上护目镜……第二站个体防护场景,选手们面临的是禽流感病人的采样,去医院病房采集样本做进一步检测明确诊断,面对的考核是如何正确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保护好自身。
第三站样本采集和现场检测的场景是发生了一起突发水污染事件,要求做好微生物、化学耗氧量水样的采样,同时做好紫外灯紫外辐射强度的检测。
为了考察选手的灵活应变能力,专家们还设置了一些“陷阱”,比如,这一站的现场检测,紫外灯具有消毒功能,但它的消毒效果是逐渐衰减的,因此要定期进行评价。
这道题中实际上是要求检测用了半年的紫外灯紫外辐射强度是否足够,不够的话就需要换灯,并不是紫外灯放在那儿一直有用。
第四站则是前往一个有炭疽杆菌 的车间进行消毒等卫生处理。三位选手按要求分工:完成书面题、担当主操作手、副操作手。选择合适的防护品和消毒剂,计算消毒剂原液和稀释水用量。消毒,洗手,戴帽,加上口罩,护目镜,配备完毕后,细致准确地计算量取,装入容器。
主操作手在副手帮助下背起沉重的药筒,进行全面到位的消毒。喷洒完毕,再细细地将自己的靴子消毒清洗一遍,退出消毒区。卸下装备,还要耐心叮嘱后期注意事项。
一轮结束后,一名来自外校的参赛同学感叹,参赛前以为单人操作居多,进场后发现配合才重要。他总结:“下次我们会更注重分工明确,团队协作。队里配备一位总指挥!”
下午,11支队伍进入决赛,参加公共卫生基本理论测试和案例分析考核。其中,公共卫生基本理论测试包括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案例分析考核包括笔答和计算机操作两个部分,决赛成绩由公共卫生基本理论和案例分析得分共同组成。大赛终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0个,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承办方组队参赛但不参与排名。
代表南京医科大学的4位同学也深有感慨。他们在临毕业之际代表母校参加大赛,意义非凡。2013级预防专业的卞立军说:“大赛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大的收获是:实践非常重要,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南医大选手葛妍妍坦言:“大赛和平时训练还是有些不同,除了考察基础知识和操作外,还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团队间的协作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参赛选手则表示,此次比赛的大收获就是发现学好操作技能的关键还是要勤加练习,“比赛考的都是一些基础操作,让我真正觉得实践很重要,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对大赛的总体观察,专家们也认为,实践教学水平离公共卫生实际需要还是存在一定距离,“这也启发我们,实践教学应当成为必修课。”
大赛组委会还举办了2018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征集到100份参赛作品,终评选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0名以及受学生欢迎奖10名。大赛现场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展示并颁奖。
邦德医院在线预约通道